叶朗在《现代美学体系》一书中指出广义的美育不仅仅指艺术教育,它是和智育、德育在同一层次上的三种并列的教育形态,是人格完善的一个重要方面。而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范畴和学科,是由德国哲学家、美学家席勒于 1793 年在其著作《美育书简》中提出的。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蓬勃发展,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崛起,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和利益,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忧患和危机,浮华的社会与人性的扭曲冲击着整个社会,在此背景下席勒试图通过美育使人的感情和精神力量达到和谐一致。席勒指出,“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,首先要使他成为审美的人”。现代美育理论于 20 世纪初期传入我国以来,美育逐渐与美学学科一起在我国得到了融合式发展。然而大众对美育的认知尚存在局限性, 美育并不是单纯指一些音乐、美术的课程,而是指美的理念、情操、品格与素养。高校教育应把美育课程扩展到所有学科,而不是只作为艺术设计学院的专业课程。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缺失,会给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弊端。
中国美育发展历程
蔡元培先生在《以美育代宗教说》一文中指出:“纯粹之美育,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,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,而使人我之见,利己损人之思念,以渐消沮者也”。这深刻且完整地论述了美育的内在含义,并终身践行将美育融入课堂教学中,明确指出要通过艺术教育、美感教育和素质教育三个层面进行教育改革。在诸多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,1999 年 6 月,美育被正式写入《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》中;2015 年 9 月,第一个美育指导性文件《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》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,这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美育明确了发展的方向;2019 年教育部再次发布《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》,对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明确要求,使高校美育工作有据可循、有规可依,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,以及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重要保障。美育再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,并一度成为全民关注的对象。
高校美育的现状
《布鲁纳教育文化观》一书中就曾说道:“心灵的构造和实现都是人类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。”美育的过程
温馨提示:范文虽好,仅供参阅,请不要照搬!
1、本文档下载后不带水印,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,您只拥有了阅读权限,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,文档只能用于自身学习使用,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(如 [转卖]进行直接盈利或[编辑后售卖]进行间接盈利)。
3、金笔杆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,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、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!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,付费前请自行鉴别。
4、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,或者侵犯商业秘密、侵犯著作权等,请点击“违规举报”或联系微信客服:Gukai5168。
5、您所的下载资料在参阅完毕后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,否则产生的任何法律问题由您本人承担,与金笔杆及其运营主体无关!
1、下载的文档在哪里可以找到?
先看下浏览器默认下载文件夹中有没有。下载路径一般在右上角,会有向下的箭头,或者三个点,向下的箭头、三条横杆。看下文档是否在里面。